从一座城到一种城,公园城市的“生长”之路
“突出公园城市特点,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”,2018年2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视察时首次提出“公园城市”理念。2021年10月,党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》明确提出,成都要以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统领。2022年1月,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。
5年来
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中
践行新发展理念
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探索中
扛起时代使命
留下了宝贵的经验
取得了初步的成绩
5年来
公园城市由理念变成现实
从“首提地”到“示范区”
自成都走向上海、深圳、杭州……
当先行先试走向示范探路
当一座城成为一种城
公园城市加速“生长”
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之路
跃然眼前
在创新实践中进阶
4月17日,成都市2023年未来公园社区建设现场推进会暨工作推进专班全体会议召开,会上审议了《成都市未来公园社区指标体系》。该体系按照高质量发展、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三大维度,围绕“生态融合、创新创业”等未来公园社区9大场景,细分24个重点方向,制订了66项具体指标,形成了“3-9-24-66”的总体架构。
为了更好的生活
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,为了生活得更好留在城市。亚里士多德的名句道出了城市的本质,它指向人本逻辑和生活导向,恰是公园城市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根本落点。
微观可感,市民生活更加美好。前不久,环城生态绿道上演了一场国际自行车赛,人们感受了公园城市的“活力”;青城山也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,一种叫“特种兵式旅游”的新玩法在年轻人间蔓延……绿道骑行、公园露营、龙泉山看日出,城市的新风尚层出不穷。城市给予了人们创意生活的可能,生活也渐渐成为一种叫“成都”的美学。
人是城市的主体
城市始终为“人”服务
城市能级提升、生态环境改善
最终落脚在市民的美好生活
你看
人们正在雪山下的公园城市里
感受着城市的温度
在诗意的栖居中
感受着生活的惬意
🌿🌿🌿
从成都走向全国
爱德华·格莱泽在《城市的胜利》一书中说,“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,城市的未来将决定人类的未来。”公园城市,是指向未来的城市,是理想中的城市。它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,是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表达,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承载。
人影响人,城也影响城。2018年,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成都时首次提出“公园城市”理念。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中探路,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摸索。如今,更多城市正在成为“同路者”。
成都红绿灯旁火红的三角梅。
3月22日,上海喊出“打造公园城市,厚植生态底色,推动绿色发展”的口号。也在这一天,“城市树木与公园城市”为主题的研讨会在上海召开。更早之前的2021年,上海就明确了以环城生态公园带规划建设为引领、加快公园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,提出实施千座公园计划,建设环城生态公园带,完善城乡公园体系,建成具有中国特色、时代特征、上海特点的公园城市。
4月14日,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《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(2022—2024年)》(简称《规划》)新闻发布会。《规划》提出以“建设山海连城的公园深圳”为愿景,至2035年,全面建成“山、海、城、园”有机融合、全民共享共惠、充满活力的全域公园城市。
去年初,《杭州市区加快公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》印发,提出到2024年,市区内将建设200个公园,构建“300米见绿,500米见园”的美好城市蓝图,形成类型多样、特色鲜明、普惠性强、网络布局的“郊野公园-城市公园-社区公园-口袋公园”四级公园体系。
不同的城市,依照地方特色,探寻着公园城市的发展路径,呈现着公园城市的不同风貌。殊途同归,变化的是外在形态,不变的是内在理念,指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、生活需要、生态需要、安全需要,注重构建贯通创新链、产业链、供应链、价值链的生态体系,注重提高城市生长力和创新活力,注重营造绿色低碳、包容和谐、智慧韧性的自然人文环境。
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,公园城市建设某种程度上呼应了本次双论坛的主题——行动,从成都走向全球。我们期盼,公园城市不仅能为我国的城市发展提供示范,更能够为全球城市发展提供“中国智慧”和“中国方案”。
推荐阅读>>